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大明第一臣 > 第六十五章 屯田养兵

第六十五章 屯田养兵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靠抢,那咱们周围,还有没有能抢的地方?可以补充军粮?”老朱又沉声问道。

    这一次张希孟开口了,“主公,怕是不行了,接下来最大的一块肉,也就是滁州了。可滁州商贾往来,贸易繁荣。人口也多,消耗也大。如果我们抢掠粮食,造成百姓饥荒,着实会损伤主公威名。”

    李善长见张希孟说了,便也不顾忌了,直接道:“上位,卑职算这一笔账,也是想提醒上位,冯家兄弟提议攻取集庆,眼光是不错,但是以当下的情形来看,确实不行。咱们已经分了土地,最好要等百姓有了收获,税粮交上来,粮仓丰盈,辎重充实之后,才能大举用兵。步步为营,稳扎稳打,这才是王者之师!”

    很难得,在对待粮食这件事情上,张希孟和李善长高度一致。

    说到底老朱走的不是打一处抢一处,吃光分光再找下一处的流寇路线,而是要均分田亩,建立稳固根据地,一步一个脚印,稳稳当当,走向胜利的王道路线。

    因此必须仔细计算兵力财力,有多少兵马,干多大的事情。

    老朱仔细沉吟,又问道:“李先生,眼下咱有多少百姓?”

    “回上位,眼下咱们的百姓得自临淮周围,有一万多人,攻取横涧山之后,得七万左右,加之定远等地,如今上位拥有百姓不到十五万,如果攻取滁州等地,治下百姓能达到三十万之数。”

    老朱听到这里,不由得吸了口气,就算按照三十万口计算,供养四万兵,不足十人养一个兵,这个负担也是太大了。

    只有这点人,合理吗?

    张希孟觉得不但合理,而且还多亏了老朱名声好,周围的百姓主动聚拢过来,没有四处逃跑,不然还没有这么多人哩!

    按照史料记载,洪武二十六年,全国清查,凤阳府拥有七万九千多户,一共四十多万口。

    即便算上隐藏的户口,整个凤阳府,也就五十万人左右,别忘了在老朱治下,藏匿户口不会太多,不然砍刀就下来了。

    而且明朝立国之后,凤阳府是扩大了许多的,领五州十三县,属于超级大府,中都规制。

    显然元末的濠州,远没有这么多人。

    要说起来,还是多亏了知院老张,他聚集了十万兵卒家属,屯兵横涧山,算是给了老朱一个超级大补丸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他的助攻,老朱治下的百姓,也就五七万出头,毕竟他现在真正控制的也就是定远一县罢了。

    “算来算去,还是人少兵多,百姓太苦了。”朱元璋长叹一声,扭头又问李善长,“李先生,定远等地,田亩可有多余的?”

    “有!”李善长道:“宝公河,濠水,周围都是良田,周围也有许多撂荒的田地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想了想道:“有田亩就好,下令将士们,耕种屯田,咱跟着大家伙一起干!”

    李善长一愣,“上位,这恐怕不妥吧!”

    朱元璋笑道:“没什么不妥的,咱就是耕田的出身,以前想种田还没有地可种哩!”

    张希孟抚掌一笑,“善哉,这就叫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!”

    “对,就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!”老朱欣然笑道。

    唯独李善长,堂堂一方之主,跑去耕田,像话吗?

    李善长还想劝两句,哪知道朱元璋道:“张先生年纪太小,李先生,你就随着咱下地干活,给大家伙做个表率吧!”

    (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